突围
最近网游,新看到一篇文章《过剩时代的创业者突围》,文中提出几个论断与观点:
首先,我们身处一个过剩的时代。没有不过剩的!制造业,产能过剩!能源业,煤炭过剩!广告业,名种媒体卫视过剩!房地产业,除了北上广深,绝大部分的中小城市是绝对过剩。无处不堵是车辆过剩,物价上涨是钞票过剩。平民过剩不足为奇,而一掷千金的土豪们好象也比比皆是。除了这些,我们有志创业者也是过剩的。机会不多,商务和用工成本高昂,太多的创业者是有心杀贼,却无力回天啊。死守一亩三分地,是大多数今天中国的企业家的心态。
其次,与过剩时代在时间维度上相呼应的是短缺经济,而短缺经济下的经验要归零。短缺,说简单点,从无到有,怎么做都成功,怎么做都赚钱。互联网的本质是消灭信息不对称,(移动)互联网时代把供应端和消费端更紧密,更无缝,更即时得链接在了一起。一方面是供求信息不对称被消灭了,另外一方面是过往权威媒体带来的虚假的品牌溢价也开始消失了。
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中间商,代理商的生存注定艰难。只是想做做搬运工,发个帖子就能赚钱的时代过去了。中国互联网之所以假货横行,本质原因就是互联网搬运工们在强势的正牌商面前毫无议价能力,而消费者又只看价格低。想正规做事的中间商自然混不下去。很多创业者想另辟蹊径,自创品牌,以避免价格战,提高利润。想法是很好的,但在一切都过剩,包括品牌也过剩的市场环境下,新创品牌的胜算又多大呢?
最后,文章提出出路在于“价值观营销”和“粉丝”经济。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带来的信息爆炸时代,我们看到新的经济和商业机会在围绕着价值,情感,粉丝这些词在打转。
价值观营销和广告营销的差别非常大。拿泡妞做喻,后者有点像刚认识姑娘就想和姑娘上床,若姑娘不肯,就赶紧去找下一个直到成功为止。为了提高一次成功率,小伙要全身名牌,开着豪车,这就如同企业打广告,恨不得把产品说的天花乱坠才好。做广告的都想立竿见影。但是前者却相反,是长期传播核心价值观,并不希冀立刻就产生销售,而是追求价值观的认同。价值观传播,强化,并认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但当价值观形成后,粉丝的忠诚度又是无法撼动的,带来的商业价值自然也是巨大的。这就如同一个小伙子,幽默,风趣,热爱分享,充满正能量,对身边的女孩子很好,但却没有目的性。不用追女孩子,身边的女孩子都喜欢他,甚至反过来追他,为他做任何事情都愿意。
在过剩时代,价值观营销将会成为一个普适的手段。对于创业公司来讲,不要先想着赚钱,而是要形成自己的打法套路,快速找到沉淀用户的办法,服务好用户先赚够粉丝,才可能产生客户!可能有些创业者觉得自己没时间熬,要尽快赚钱,不然公司就没法往下经营。但其实,如果创业者有很强的价值观辐射能力,在今天的时代,资金都是可以众筹的,资源可以找来,用好互联网工具,做好一个群体的一个细分的价值观辐射,就有机会找到新的变现机会。
(链接)
在价值观营销的基础上,就可以玩饥饿营销或者说短缺模式。如同航空公司的商务舱和头等舱一样。这就是对少数人进行高附加值需求服务的获益。其实回归传统企业的做法叫客户细分,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。互联网做法是尽可能最大程度拥有最多用户进行价值后移,这些用户通过一个平台,理念能相互密集的连接,然后在其中挖掘出细分的情感价值需求。
(仟实建材—品牌建材销售商 法人 张绍飞 13632266158)